新闻详细
新闻当前位置:新闻详细

图文故事 | 对于土地,总书记要求“必须精打细算”

转载:https://new.qq.com/rain/a/20240626A0037V00

2024-06-26 00:06·新华网·发布于北京

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
“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习近平总书记对土地充满深情,经常用朴实而深刻的语言说起土地:“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土地制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
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我们土地是不少,但同14亿人口的需求一比,又是稀缺资源!建城市、搞工业、保生态都要用地,必须精打细算”。
【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
夏至前后农事忙。湖南常德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稻田绿意盎然。
3个多月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走进当地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区,强调要建设好高标准农田。
2024年3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走进田间,察看秧苗培育和春耕备耕进展。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2020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一个重要抓手,要坚定不移抓下去,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2021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三农”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强调,要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分类改造盐碱地,努力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
“这些年,我先后对清理整治大棚房、违建别墅、乱占耕地建房和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等提出要求,有关部门打了一套组合拳。”2020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
要立军令状!
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坚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大家立了军令状,必须做到,没有一点点讨价还价的余地!”
2022年全国两会上,总书记强调,全面压实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中央要和各地签订耕地保护“军令状”,严格考核、终身追责。“决不允许任何人在耕地保护上搞变通、做手脚,‘崽卖爷田心不疼’!”习近平总书记话语坚定。
2023年全国两会上,总书记告诫:“耕地红线是终身追究的,退休了也得追究。这都是‘国之大者’。”
【土地制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
盛夏时节,皖北沃野一望无际。夏粮丰收的小岗村村民播下秋天的希望。
这里是我国农村改革主要发源地。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凤阳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田野景象(2018年9月2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位于武汉市民之家三楼的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保存有一张墨绿色封皮的《产权流转交易鉴证书》。
2013年7月22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了解农村产权交易探索情况,强调要好好研究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者之间的关系。
从此,我国开启了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大幕。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
2018年12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改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入法。
这为推动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推动粮食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筑牢了根基。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昆仑莽苍苍,三江水滔滔……6月的青海,生机活力涌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青藏高原生态系统丰富多样、也十分脆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生态功能最大化,是这一区域的主要任务。
总书记随后在宁夏考察时再次强调,保护好黄河和贺兰山、六盘山、罗山的生态环境,是宁夏谋划改革发展的基准线。
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
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
这一年的11月,总书记首次提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此后又把“草”纳入其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2021年全国两会,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
2021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近日,新疆米东3.5吉瓦光伏项目第二标段工程成功并网,全球最大单体光伏项目纪录再次刷新。
在沙漠、戈壁、荒漠上“种太阳”,蓝色“光伏海”加速延展。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正推动国土空间管理革命性变革。(记者王立彬)
Copyright2023TT球讯科技